简介:
骨质疏松症:无声的骨骼危机,你了解多少? 当你弯腰捡起掉落的钥匙,或是打个喷嚏突然感到腰部隐隐作痛,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骨骼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?骨质疏松症正悄然影响着超过2亿人,而其中大部分人直到骨折发生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被称为"沉默病"的健康隐患。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? 简
当你弯腰捡起掉落的钥匙,或是打个喷嚏突然感到腰部隐隐作痛,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骨骼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?骨质疏松症正悄然影响着超过2亿人,而其中大部分人直到骨折发生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被称为"沉默病"的健康隐患。
简单来说,骨质疏松就是骨骼变得像蜂窝一样多孔脆弱。正常骨骼内部有着致密的网状结构,而当骨量流失时,这些"网眼"会越来越大,骨骼承重能力也随之下降。这种变化通常缓慢而隐秘,很多人直到腕部、髋部或脊柱发生骨折,才被诊断出骨质疏松。
虽然骨质疏松常被认为是"老年病",但风险因素其实从中年就开始累积。女性尤其需要警惕,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量流失。其他高风险人群包括: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、有家族病史者、体型瘦小者、长期缺乏运动者,以及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人群。
1. 身高缩水超过3厘米
2. 出现驼背或腰背持续疼痛
3. 轻微碰撞就容易骨折
4. 指甲变脆易断
5. 牙齿松动脱落
是,骨质疏松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。以下是三个关键点:
首先,足够的钙摄入。推荐每天1000-1200mg,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都是好选择。
其次,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。每天晒太阳15-30分钟,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。
后,规律运动很关键。负重运动和抗阻训练都能刺激骨骼生长。
骨密度检查(DXA)是诊断金标准。如果确诊,医生可能会建议:
- 基础治疗:钙剂+维生素D补充
- 抗骨吸收药物:如双膦酸盐类
- 促骨形成药物:适用于病例
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制定,切记不要自行用药。
预防骨质疏松要从日常做起:
• 戒烟限酒
• 控制咖啡因摄入(每天不超过3杯咖啡)
• 保持适当体重
• 居家防跌倒:保持地面干燥,安装扶手
• 定期体检监测骨密度
误区一:只有老年人才需要关注
事实:30岁后骨量就开始缓慢下降,预防要趁早。
误区二:补钙就能解决问题
事实:没有维生素D和适当运动,钙的吸收利用率很低。
误区三:骨折后才需要治疗
事实:骨折后,二次骨折风险会大幅增加。
骨质疏松虽不可逆,但完全可以控制。重要的是树立预防意识,从年轻时就开始关注骨骼健康。如果你或家人属于高风险人群,建议尽早进行评估。记住,健康的骨骼才能支撑起精彩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