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近视激光手术真的吗?一篇讲透所有你想知道的事 每天早上摸眼镜已经成为习惯?运动时镜框总在打滑?戴隐形眼镜又干又涩?当身边的同事陆续摘掉眼镜,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近视激光手术。但网上说法五花八门,有人说是"小手术十分钟搞定",有人却担心"会瞎"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把这件事说清楚。 先看
每天早上摸眼镜已经成为习惯?运动时镜框总在打滑?戴隐形眼镜又干又涩?当身边的同事陆续摘掉眼镜,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近视激光手术。但网上说法五花八门,有人说是"小手术十分钟搞定",有人却担心"会瞎"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把这件事说清楚。
激光手术不是想摘镜就能做。首先年龄要满18岁,近视度数稳定1年以上(每年增长不超过50度)。医生会重点检查角膜厚度,正常角膜在500-550微米左右,切削后少要保留380微米以上值。像角膜太薄、有干眼症、圆锥角膜倾向的人,医生都会直接劝退。
特别提醒经常戴隐形眼镜的朋友:检查前需停戴软性隐形镜1周,硬性RGP要停戴3周,角膜镜要停戴3个月,否则数据会不准。门诊就遇到过偷偷戴隐形来检查的年轻人,结果白跑一趟。
目前医院主要开展三类手术:
1. 全飞秒SMILE:用激光在角膜内部「隔空雕刻」一个透镜,再开个2-4mm小口取出。优点是切口小、快,第二天就能上班,适合军人、运动员等用眼强度大的人群。但对角膜厚度要求高,矫正范围在1000度以内。
2. 半飞秒LASIK:先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,掀开后再用准分子激光切削。优势是矫正范围广(1200度以内),夜间视力质量较好。但术后要避免揉眼,篮球、拳击等性运动需谨慎。
3. 全激光TPRK:直接激光去除角膜上皮和基质层,适合角膜偏薄者。缺点是术后3天痛感明显,期要戴治疗性隐形眼镜。现在升级的SMART全激光疼痛感减轻很多。
很多人害怕「激光打眼球」,其实手术只在角膜上操作,根本不会触及眼球内部。像全飞秒手术全程不需要用刀,激光定位精度达到1微米(头发丝的1/60),还有红外追踪系统,就算你突然转眼球,激光也会立即停止。
术后可能出现的干眼、眩光大多会在3-6个月缓解。真正要警惕的是不规范的术前检查,比如有些机构为接单,故意隐瞒圆锥角膜风险。建议选择有角膜地形图、眼底照相、眼压测量等20项以上检查的医院。
刚做完手术的头个月要当「玻璃人」:出门必戴防紫外线墨镜,洗头要去理发店仰躺,连炒菜油烟都要避开。医生开的三种眼药水要定时滴,分别是抗感染、和人工泪液。
尤其要控制玩手机时间,建议用「20-20-20法则」:每看20分钟屏幕,就远望20英尺(6米)外景物20秒。办公室白领可以备个加湿器,空调房湿度不要低于40%。
现在市场价从8000到2万多不等,差别主要在设备和技术。比如新一代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设备,装机量不到200台,成本决定了价格下限。有些说「2980元摘镜」,要警惕是否包含所有检查费、药费,或者用老旧设备操作。
后说句实在话:这手术本质上是用角膜换视力,虽然技术成熟但终究是减法手术。如果当下检查条件不符合,不妨等等未来的ICL晶体植入或更技术。毕竟眼睛这件事,谨慎永远没错。